返回石雕文化 >> 国学文化

      中国古代名人-医圣张仲景的介绍

      中国古代名人-医圣张仲景的介绍

       

          医圣张机,字仲景,生于汉桓帝和平元年[西元150年], 死于汉献帝建安24年[西元219年].河南省南阳人。
          东汉末年, 正直兵慌马乱, 人民生活颠沛流离, 这个时代, 瘟疫流行, 有些地区家家有僵尸之痛, 室室有号泣之哀, 甚至千里无鸡鸣, 白骨蔽野的情景. 张仲景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 堪称大族, 然而自汉献帝建安元年 (西元196年)的十年间, 家族染疫而死的达到三分之二, 其中伤寒而死的佔十分之七, 张仲景在感伤伦情之痛下,  跟同族张伯祖学医, 因聪慧过人又勤奋好学, 不久就青出于蓝. 行医过程, 一面勤求古训, 一面博採医方,结合累积经验,写成一部伟大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
          这部书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由于战乱, 原书至晋代多已散失. 到了西元三世纪, 晋代名医王叔和将其重新搜辑整理, 并将原书一分为二, 后又经北宋林亿等人校正, 遂成为今天通行的"伤寒论", "金匮要略"这两部中医经典.是中国最早理论与实际临床诊疗的专书.
          后来被推举为孝廉,做到长沙太守,但很痛心当代的读书人儘管读得懂医典古籍,但是终日汲汲营营、趋炎附势、追逐名禄,对于济世救苦的医学反而轻忽,等到生病才乱投医。
        他的伯父尽一切所知都传授给他,常跟他互动、讨论。有一次,来了一个病人,年纪很大,身体很弱,无法正常大便,怎麽办?年纪大,吃泻药,大便是泻了,人也大概不行了,他伯父还在苦思,张仲景就去炒蜂蜜。蜂蜜要炒到什麽程度? 要炼成串、成珠才对。一定是用文火,不能武火,还要搅拌,不搅拌就黏锅。说起来很简单,操作却非常困难。张仲景慢慢弄,弄好了以后做个梃子,趁温热塞进老人的肛门裡头。塞进去不多久,大便就出来了,人也非常舒服。
        中医讲究慢工出细活, 需要无限的爱心,若是觉得很烦的时候炒,一定不会成功;有一次,张仲景的弟弟要去远方做生意,就问这位高明的哥哥说:「我要注意些什麽?」张仲景跟他讲:「你一年后,会生一个搭背疮。」我们手往背后碰到的地方长疮的话就是搭背疮。
        弟弟一听吓坏了,他是医门世家,当然知道「疮怕有名,病怕无名」。这是中医的俗语,凡是你得疮,只要有名字,会很麻烦;病,假如没有名字的,大概也很麻烦。张仲景告诉他:「我现在给你一帖药,你出去做生意,一年后如果背痛,就吃了这帖药,可以把搭背疮转到屁股的肉裡头。股上长疮,当然很痛,但不会有生命危险。」;「当你屁股那边长疮的时候,假如有一个医生能够医好它,你要火速的把这消息传达给我。」
        张仲景的弟弟到湖北经商,正如兄长所料,屁股真的长了疮,遍访名医,最后找到襄阳城同仁堂的王神仙。王神仙一看说:「哇!你这是搭背疮把它移到屁股上。」他的确蛮高明的,吃吃药、贴贴药膏就好了,张仲景的弟弟火速把这个讯息传回南阳。
      隐姓埋名学医术
      青出于蓝胜于蓝
        张仲景接到消息开始整装,到襄阳拜师。他这样高明的医师,还要再去拜师,因为针对这个疮他祇会转移,不会医。那时候他也才二十来岁,去到王神仙的同仁堂,就跟店掌柜的说:「我从远方来,没有盘缠,贵店能不能收我当伙计?」王神仙一看这年轻人长得眉清目秀,气定神閒,果真是一个好帮手。而张仲景自己是医生,当然知道怎麽掩藏自己的身分。
        王神仙很满意这个年轻后辈,先给他练习煮药熬药。 张仲景对煎药、煮药、炮製,没两三下,就让王神仙很满意。就教他配药,就是依开来的药单抓药。
           中医如果有师承的、有传统的,药摆在哪裡都固定的,不是乱摆的。
        王神仙没发现他是医生,直觉认为他聪明过人,再来就让张仲景坐在旁边跟他学。这时候张仲景开始学习,如果没有虚心与沉潜,怎麽可能接触到?王神仙出外应诊,张仲景就留在药铺裡帮忙看病。
        一天,有一个老者骑了驴子,十万火急到药铺说他的儿子得了急病,拿著王神仙所开的药单来抓药。裡头有一味药是毒药,张仲景一看觉得那味毒药的份量不对,王神仙用到五钱,可是张仲景认为应该是一两。他 没讲,不动声色,照样的把药抓给那老者。王神仙出诊回来要去休息,张仲景告诉王神仙说:「师父,那个老者马上过来,您不要躺下去。」
           王神仙很惊讶:「为什麽他会来?不是给他医好了吗?」结果话刚讲完,那个老头子就气急败坏的来,他说:「我的孩子非常危险,肚子绞痛,怎麽办?」
        王神仙闻言变色,恐怕要吃官司,准备逃命。张仲景挺身而出,就说:「由弟子服其劳。」他去看诊,用长针朝肚脐眼一刺,刺到什麽东西?刺到裡头的蛔虫,刚好刺到牠的头,这一刺虫就不动了,然后没多久就拉出两尺长的蛔虫。
           张仲景回来跟王神仙报告,他说,那样的毒药,如果只用五钱会把牠打昏,等牠醒过来就会反扑,病人就会完蛋,所以应该用一两。王神仙这个时候才知道张仲景是医生,因为这不是他教的,就问他说:「你到底是何许人也?」方知他是河南名医,马上设宴款待,张仲景也就毕业了。
      铁口直断医术湛
      虚心求教仁者风
        张仲景有一个好朋友在衙门裡当差,常常跟他下棋。有一天发现朋友的病兆,跟他说:「三个月后,你会头痛、失眠、小便增多。一年后,背后会长一个疮疽,然后就命终。还好,我现在发现了,给你一帖药,赶快吃,后面的问题就没了。」
           那个朋友不把它当一回事,药单也没看就把它丢掉。三个月后,头痛失眠,他想:「哪个人不头痛失眠?没什麽关系!」再三个月, 开始飢渴难当,觉得真的不对,去找张仲景。
           张仲景说:「好好休养吧!不用太劳心,也不用太赚钱,什麽都不用了,好好安度这一年吧!」
        这个人辞职、变卖家产,拿一些钱去遍访名医。走啊走的,走到了茅山。茅山在秦岭、巴山这一带,这些山脉,得天地精华,中国药材三分之二出自此地,所以名医都出在那裡,道士也出在那裡。
        他把所有的家财全部送给茅山道人,出家做道士。一阵子以后,那茅山道人问他:「你年轻好端端的,什麽因缘来做道士?」他就 全盘说出原委,茅山道人说道:「这位医生讲的一点都没错!本来你只有死路一条。幸好来到茅山,现在你每天要吃茅山产的水梨一斤,等到没有水梨,就吃乾梨,用乾梨来泡水喝。一年之后,健健康康,什麽病都没发生。」
        一年后,这个朋友回家乡,不想当道士。张仲景看到他,吓了一跳说:「你如何活著回来?」他就把这一段经历告诉了张仲景。张仲景听了,马上整理行装,向茅山拜师去了。
        这两段故事反映一个主题:中医非常注重老师。就像张仲景,被后人尊为「医圣」,因为他根据《黄帝内经》写了《伤寒杂病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位医生能够超越他。但是只要是利他的、他不知的,不远千里 都会虚心去请教。
      胆大心细救人命
      不受餽赠医者德
        他从茅山回南阳的路上,再度路过襄阳,看到很多人围看一个告示,讲的是襄阳知府三代单传,五十七岁才盼到一个儿子,偏偏生出来就昏迷不醒,群医束手,所以有人能够医他儿子的病,必定重重有赏。
        张仲景问旁边看告示的当地人:「这个知府为官如何?」当地人回答:「颇为清廉。」既是好官,他就去看看能否帮得上忙。
        张仲景撕下告示,当差的就把他带到官邸见知府。官邸内堂襄阳城所有的名医齐聚,大家看来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免觉得:「我们都不会,你怎麽会?」仲景看看知府的孩子,然后就叫僕人打两桶井水,地上铺了一个草席,将井水洒下,把那小孩子放在冰冷 潮湿的草席上。大家大惊失色,尤其是知府夫人,觉得不医还好,如果这样医法说不定孩子就毙命。这是刚生下来的病婴!怎麽可以放在冰冷的地方!
           张仲景用一根很细的毛去刺激小孩的鼻子。结果不到半个时辰,就哇一声哭出来。孩子一哭醒过来,也 活过来了。在场的医生很不好意思,一个个的溜走了。
          知府大人问张仲景说:「小犬到底得什麽病?」仲景说:「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喝太多酒,这孩子酒醉未醒啊!」
        知府请他多留几天。他说:「不行!我要回家,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知府大人要重赏他,他也不要。他说只要一匹骏马,可以让他赶回南阳去就好了。知府大人说:「那简单!」就送他一匹马,一匹又老、又瘦、又病、又瘸腿的马,张仲景不以为意。不忍累死老马,就一路看病回南阳老家。
        到了家后,他愣住了!他的家变成了富丽堂皇的大宅院,刚好他的夫人出来,告诉张仲景说:「襄阳城的知府,差人拿了一堆建材建大屋。」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麽知府要给他这样的老马了吧!不让他太快回到家,否则他什麽餽赠都不接受,由此可以看出医圣张仲景的医德了。
           它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书。"医林后学奉张仲景为"医中之圣"、"万世医宗"。
          缓步进入前祠,只见雕梁画栋,崇楼高阁,绿树翠竹,清雅密静。整个佈局独具匠心,格调高雅,仿佛走进了一个多年前蝗汉室憩院,耳目为之一新,倍觉心旷神怡。
          抬头望去,只见庭院中间矗立著一奠高大的医圣塑像,凝眉深思,忧国忧民之情溢于眉宇间,令人肃然起敬,此时,我们仿佛跨越了1800多年的时空,亲身感受到了他那"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定为良医"的胸襟,我们仿佛听到了他那"反权豪反名利智圆行方"的呐喊;还有什麽能比"活国在于活人"这样的抱负更无私、更伟大的呢?塑像后面紧接著的是六角碑亭,里面是我国领导人的一些题词。驻足环视,庭院的绿树丛荫中还耸立著十大名医塑像。他们有的长须拂胸,慈眉善目,肩背药锄,仰天昂首的歧伯;清癯冷隽、灵秀聪睿的华佗……独具风貌,情态各异。表现了医学家们为中医学发展不辞劳苦,呕心沥血的动人情景。 (资料来源:石工坊雕刻
          院内两侧的东西长廊,分别镶嵌著《张仲景组画》、《历代名医评赞》、《历代名医画像》石刻200余方。
      东长廊镶嵌的是《张仲景组画》,这组史画是以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再现了张仲景当年下荆襄、登桐柏、赴京洛、涉三湘,"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成"万世医宗"的辉煌一生。张仲景时代的"神医"华佗,称颂张仲景著作"此真活人书也";唐代著名医学家"药王"孙思貌,称颂张仲景著作"特有神功";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包德默曾感慨地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但张仲景早在1800年前就已把相对论的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张仲景是我们人类的骄傲。"1993年国际权威医史研究机构--英国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把张仲景列入29位世界医史伟人名单,加以弘扬和纪念。中国医学史悠悠数千年,获此殊荣者唯张仲景一人!
          西长廊里镌刻著自伏羲以来至明清历代名医117幅石刻画像,记载著他们的生平及主要医学成就,这些出类拔萃的医药学家,他们不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佔有显著地位。
          医圣祠还有一著名景观"百寿亭"。这里从书圣王羲之到郑板桥,集历代书法家"寿"字石刻于一壁。最值得一提的是吴昌硕写的"寿"字,此字又"长"又"瘦",我们号曰"长寿"。治疗疾病就是为了延年益寿。中医事业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百寿亭"之"寿"意祝世人健康长寿。 沿青石大道前行,穿过一座高大宏伟的朱红色三孔拱形山门,便来到后祠。迎面就是医圣长眠的墓地,汉代风格的拜殿和墓亭前后攀连,结为一体,给人们清雅肃穆之感。墓前有清顺治13年(1639年),南阳府丞张三异重修陵墓时所立石碑,高8尺,上书"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墓呈俯斗形,四角各有石刻羊头,代表吉祥如意,墓顶一莲花台坐,象徵著张仲景高尚的品德。
          绕过墓亭,穿过过殿,一个古老的四合院建筑便展现在眼前,这是医圣祠的大殿及东西偏殿。大殿两侧有一幅对联,格外醒目,令人深思。上联是:"善德善心善行尤缘善医至善",下联"名山名水名胜更因名人而名"。是的,张仲景有高尚的医德,美好的心灵和行为,更因高超的医术而被后人称颂;南阳有名山名水名胜,但更因出了张仲景这样的名人,而使南阳更加有名。大殿内陈列著《伤寒杂病论》的各种版本及国内外医界同仁捐赠的文献资料。东西偏殿内陈列著从医圣祠出土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医圣祠的"三宝"了。
          国家一级文物东汉针灸陶人,身高24釐米,胸宽7釐米。陶人造型质朴,浑身遍佈排列成行的针灸鹤位,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比宋代针灸学家王唯一主持设计的针灸铜人要早将近一千年,其艺术价值很高,被编入《中国美术全集》。针灸陶人複製品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  
          国家二级文物晋咸和五年医圣张仲景墓碑,晋碑立于西元330年,距医圣卒年只有111年,碑文雄伟潇洒,线条流畅细腻,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第46代孙张绍神所珍藏,几经辗转,才得以保存。1982年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院长米伯让遵照先师黄竹斋的遗愿,将其赠送医圣祠珍藏,医学家称这套木刻版为善版、珍版、绝版。医圣祠以其丰厚的医学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它是一座历史的丰碑,铭刻著人类与自然疾病作斗争的拼搏精神,更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篇章。
          1991年4月,南阳召开一届《张仲景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一系列的学术交流,仲景医学思想已成为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联繫的桥梁,它正在以独特的优势和风格屹立于医学之林,为全人类造福!

       

      了解石工坊雕刻工厂其它各种石雕佛像:

      石雕佛祖石雕观音石雕菩萨石雕弥勒】【石雕罗汉】【石雕护法神将】【石雕道教神像】【石雕小沙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