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天官赐福招财进宝
█石雕佛像相关栏目>> ●返回首页 ●返回石雕佛像 ●佛像雕刻加工现场 ●佛像图纸设计 ●石雕佛像文化
█石雕佛像相关知识阅读:天官赐福的寓意
俗传农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时,天官下降,赐福人间。
通俗常言疏证˙祸福˙天官赐福
引梁元帝旨要:上元为天官赐福之辰。戏曲剧目。叙述赐福天官奉玉帝旨意,与禄、寿二星及五路财神同往人间降福的故事、或称为大赐福。
此「褔、禄、寿、财」就是众人所祈求的「褔」矣,但真的是如此这般吗?
三阳从地起(三阳启泰)
五福自天来(五福齐来)
此对联其来已久!那为何是「五福」而不是「四福、七福或九福」呢?
另外「天官」两字之出,计有《周礼、天官冢宰》《史记、天官书》《荀子、正名、天论》与道教的三官(天、地、水)即「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而此三官实乃对「尧、舜、禹」之追封而已,其后又有「福、禄、寿」三星之产生,此「福星,天官」两者又互相重叠矣!
但是众所週知,所有的道教众神众仙,皆地上皇家之所封赠, 故将「天官」解释为道教的「天上神官」,此实乃愚民之政策是也!
那麽「天官」是与什麽才有关系,才得以在梁元帝之前成为流行之挥春,标语呢?
这就先来看一看《荀子、天论篇》一下:
(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 )原来所谓的天官,并非在天上当官的,而只是五官而已。那所赐之福,自必然是「口福、眼福…」等等之类,即官觉之福啦!(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此与「五福自天来、五福临门、五福齐来…」正好对应得上!
耳目鼻口形能是说、耳能啥、目能啥、鼻能啥、口能啥、形能啥。各有接是各别有接触的东西,即声、色、香、味、物。所接之各物既为不同,则自然不可兼能矣,难道可以叫、目去听,耳去看吗?
五官就是五感、五觉、五根、五能…亦即是天官。亦即是现代所谓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是也。此与佛家所说的六根(有)六触(接)六尘(生)六入,这岂不是少了一个吗?其实无有缺少,只不过无有佛家之清晰而已。
(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佛家所谓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意」就是「思觉」、就是「心」又叫天君。心即意、意即心是也。思觉失调,就即是「神经病、黐线、失心疯」之谓也。
那佛家之「识」呢?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这不就是神萝!故神者识也,识者亦神也。但「神识」却不同「识神」此与「故事」不同于「事故」之谓也。此古代对官觉之研究,可一点也不输于佛教或现代科学啊!
五音、五味、五香、五色、此「色、香、味、音」世上何止千万,中国人偏偏就以「五」来包涵全部。所以「五福齐来…」就是世间一切的褔是也,但当此「五福」真的到来、临门之时,是否人人皆能「甘之如饴、照单全收」呢?会否有人「虚不受补、无福消受」呢?
答案当然是后者啦!
美食、美色…当前,也必须要身体健康才能享受,更好吃的东西,一个、二个、三个…到某数之时,硬要你吃下去,就是「祸」而不是「福」了。这就如荀子所说: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天论)
即是说所谓的「祸、福」并非只缘于「外物」与「天官」,更必待与「天君」,此三者之互相结合,方能说喜恶、方可言祸福,即「心」喜则喜「心」恶则恶!但其所受之外物、及天官却可以是完全相同的呀!(喜欢吃的东西,在食饱之后仍要继续吃下去,这难言是「有口福」吧?但这能够说「有口祸」吗?
有得食,你叫「有口祸」?这样会「折福」的啊!)
据此、天官赐福,与其说是祈求上天之赏赐,倒不如理解为长保健康之祈愿好了;这就是持盈保泰、常怀感恩之心,更是「知足常乐」之心是也。此与求「天官、福星」赏赐「福、禄、寿、财」是绝不能等同视之的啊!
牟宗三老师在《名家与荀子》当中曾说,天论之基本原则是「天生人成」,更进而说这是《荀子》全书之基本原则。 今引其所言:
「天生人成,自天生方面言,皆是被治的,皆是负面的,此无可云善也。自人成方面言,皆是能治的、正面的,此方可说是善。而其所以善,则在礼义法度。」
但另外牟师又说,荀子所言的是「自然天」而非「形上天」或「人格天」。
那麽既是「自然的天」就难如牟师所说的「...荀子只言人道以治天...人以礼义法度而行其治则能参,参者治己而遂以治天地也。」此硬将荀子拉拢至「孔孟」之儒家一途,但荀子对「孟子」是不认同的,这即是说荀子对后人将「孔孟」并称,是一无所知的,亦是其所不能预知的。
故在笔者看来、以心印心的来理解的话:
天论之基本原则是「天生天养」、是「知天」故而「不求之天」。唯其「如此、则知其(至人、圣人、君子)所(什麽地方)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故大巧有所不为,大智有所不虑。」(天论)
所谓「天生」是说万物自生而成、此天之功也、天之职也。生而「自成」、故不须「人成」,故「不为尧存」亦「不为桀亡」;亦即「不成」就自然「不生」。
所谓「天养」是说「裁非其类以养其类」,故「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故「首先要清其天君」即「清心、寡欲」是也。
故「人」生而成人,而「天」赐五官而方有祸福。即「天」实已赐其福与众人于「先天」之时,今「后天」损之伤之,全属人为而非关天意,故「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天论)。
今反而论之、言之,祈愿「天官赐福」之继续(即天官可以继续赐福之谓也)。
此与「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几乎可以等量齐观之也。此也是直承孔子之学说啊!
明此天人之分,而自求多福,是自求而「不求之天」,此方是「知天」之谓也!
另外、官人守天则谓之天官,官人守人则谓之人官。
而向《周礼》《史记》之「天官」要求赐福,其实也并非不能,不过这只能是祈望「天官」们别错报「四时、农时…」而已!此与向道教之「福星、天官」求赏赐,其层次更低,因为这是「求人」而不是「求天」,而笔者之所言,是「求己」即「求天、求人、最终还不如求己」。
此三者(己、人、天)在荀子来看,其会赞成「至人、圣人、君子」去「求谁」呢?君你又会去「求谁」呢?
此并非笔者之学说,而实是荀子之学说。「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更不可错其在己,而慕其在天,此小人也」(天论)。这简直就是孔子说的「不怨天不尤人」(论语)的详细解释啊。
了解石工坊雕刻工厂其它各种石雕佛像:
【石雕佛祖】【石雕观音】【石雕菩萨】【石雕弥勒】【石雕罗汉】【护法神将】【道教神像】【石雕小沙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