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领略惠安的魅力文化特色:惠安石雕、崇武古城、惠安女
惠安,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东南沿海,这里是泉州湾与湄洲的中部,东面是台湾海峡。惠安的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是就开始设县。而且这里的文化底蕴丰富,素有“海滨邹鲁”、“雕艺之乡”、“渔业强县”、“建筑之乡”等美誉。惠安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之技艺精华,汇成独特的南派雕艺,形成集雕艺设计研发、加工安装、销售服务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是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惠安女因其迷人的民俗风情,长期以来是艺术家、摄影家、游客关注的群体,也是惠安对外宣传的重要品牌。惠安浓郁的民族风情、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而文化则是一座城市的魂。惠安已置县一千多年,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魅力独具特色。
惠安石雕文化
惠安雕艺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惠安先民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秉承晋唐之遗风、宋元之神韵、明清之风范,使源于黄河流域的北派雕刻艺术,逐渐融会为细腻精致、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并伴随着建筑艺术的发展日渐繁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爱国华侨陈嘉庚集美鳌园,是惠安现代石雕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园内的650件青石雕,内容集古代历史题材、中国革命史与新中国建设史于一身,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奇迹,被视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大观园。
此外,惠安雕刻艺人在国内外不少名胜古迹和旅游风景区参建、兴建了一大批富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代表作和标志性工程,如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柱础、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刻、毛主席纪念堂石雕、湖南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塑像、陕西富平习仲勋陵园塑像、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塑像等。
惠安雕刻艺术有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瓷雕等种类,其中尤以石雕品种繁多。石材有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玉石等。惠安传统雕刻从工艺上主要可分为沉雕、浮雕、圆雕、影雕、线雕5大类。
雕刻艺术产品按其用途可分为碑石、城市园林雕刻、建材建筑构件、宗教雕刻、实木家私器具、工艺品等几大类。石雕工艺品是充分运用材料的形制进行工艺美术设计和雕刻的工艺制品。惠安石雕工艺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雕镂精细,艺术价值很高,是惠安传统文化代表性表现形式和民间艺术精华。
目前,惠安有石雕企业800多家,从业人数10余万人。惠安全县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中国石雕艺术大师6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17人,省级工艺美术家48人,中高级工艺美术师600多人,初级职称及技师2100名,涌现出了23个“雕刻世家”,4个雕刻“传习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石雕艺术大师王经民,就是目前活跃在惠安石雕领域的领军人物。他1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石雕技艺,逐渐全面掌握了石雕的各种工艺技术和制作流程,包括雕扑、平直、打巧、镂剔以及沉花、线雕、影雕、粘黑白、浮雕、透雕、圆雕等技艺,将传统石雕工艺与现代石刻艺术熔为一炉,并应用于各式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内外装饰构件,成为许多地方的标志性产品。王经民的艺术传承实践和创业成就对当前民间手工艺的发展也有启示意义。
几年来,惠安县按照抓机制、谋布局、促项目、强服务的要求,持续推动以“雕艺产业”为支柱,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两大文化产业,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惠安锁定“世界雕艺之乡”目标,着手启动雕艺文化产业转型提升工作。目前,惠安雕艺发展形成“石雕、木雕、玉雕、砖雕、泥雕、瓷雕”等六大雕艺系列。惠安成为国内雕艺生产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先进、品种最齐全、加工能力最强的生产与出口基地。
在惠安绵延141公里的曲折海岸线上,港湾密布、沙滩绮丽。富有传奇色彩的惠安女民俗风情,成为福建十大旅游品牌之一,创建全市首个“省级旅游品牌县”,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2014年,惠安将继续做强雕艺、建筑、旅游等优势文化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企业。创建一批大师工作室、雕艺传习中心和知名美术学院惠安人才工作站,启动第二批大师文化企业评选,为17家大师文化企业加挂“中国雕刻艺术传承基地示范点”,推动雕艺与建筑融合发展。同时,惠安将深挖旅游产业潜力优势,探索山海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开发模式,大力推广“惠女风情游”、“古城寻踪游”、“雕艺文化旅”、“朝圣祈福游”、“生态体验游”、“滨海休闲游”6条精品路线;并启动崇武全镇区域5A级景区创建工作。
崇武古城文化
位于泉州湾口北岸突出部的惠安县崇武镇,是一座海岸线长28.8公里的半岛小镇。与台中的梧溪港相距97海里,为大陆离台中最近的地点,是大陆最早对台贸易的港口,也是台湾汉族同胞重要祖籍地之一。
崇武古城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濒临台湾海峡,始建于1387年,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崇武你可以享受滨海风光,追寻历史遗迹,体验民俗风情,观赏雕刻艺术。
崇武古镇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形石砌古城,是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也是中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
“崇武”乃“崇尚武备”之意。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御倭寇入侵,命大将于此建立抗倭防线。对于崇武来说,石头就是小城的灵魂。踏着石砌的台阶,缓缓地走上城墙。跑马道上遍布的野草,泛着干净的绿。斑驳的城墙残留着历史的印证,曾经,古城几代军民凭借天然的屏障和牢固的石城,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用生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战斗诗篇。
崇武海岸也十分秀丽,值得一览,长达28.8公里的曲折海岸线错落分布着12个沙湾、4大岩群,沙湾沙质细腻,岩群雄伟壮观,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
崇武先后建设占地31亩的文化广场、占地35亩的五峰文体休闲公园、占地26.7亩的半月湾休闲公园等上规模的文化休闲阵地。这些公共设施也成为了开展“百人太极拳”、秧歌舞、广场舞等全民文娱活动最佳场所。
崇武有全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崇武海岸。据息,规划建设投资近10个亿的4.7公里的滨海南环岛路项目,目前已经开始1.7公里的提升工程试验段工程。李安安介绍道,大岞山八大景、惠女客栈、30多座寺庙庵堂、几十座官邸馆堂、200多座古民居等,都是未来做大做强旅游文章的可贵资源。
同时,全镇大大小小3百多家石雕企业,继续书写着崇武“中国石雕之乡”美誉的历史,也是崇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惠安女文化
惠安女早已名声在外,它是这座城市的代表,也是惠安的一张美丽名片。她们是在惠安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女性族群,惠安女的服饰有“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银腰链”的特点,她们因勤劳勇敢、善良贤惠而蜚声海内外,她们就是惠安女。特有的惠女文化风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成为八闽大地民俗文化的“美丽内容”。长期在海边劳作,孕育了惠安女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服饰。同时,惠安女以勤劳贤惠、吃苦能干的品格闻名。惠安女服饰的每一个特点都有相应的内涵:包头巾、戴斗笠主要是为了在海边劳动防风防沙;同时体现了女性成年后不让男性看到自己面容的传统观念;另外短袖、收腰的上衣,为的是方便劳动并不被海水弄脏;宽筒裤是为了搬运东西和行走方便。
惠安县位于泉州湾,与台湾隔海相望,距离台湾本岛97海里。惠安县的当地人告诉我们,自古以来,惠安人大多以渔业为主,平时男子都出外谋生或出海打鱼,而家里的所有活都留给了惠安女。为了方便在海边作业,惠安女的服装慢慢演变成了独特的“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头部被斗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封建”; 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民主”;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米——“浪费”;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节约”。不过,当地人也告诉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惠安女穿着时尚化了,35岁以下的惠安女已经几乎不穿传统服饰。
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个特殊的族群,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闻名海内外。惠安女,主要分布在福建惠安东部崇武镇郊和山霞、净峰、小岞三乡,是地地道道的汉族。几百年前,她们由中原移居于此,因海边生活为防风而佩带花色头巾和橙黄色的斗笠,花巾上还有编织的小花和五颜六色的小巧饰物;上身穿着紧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腹部;下身穿着特别宽松肥大的裤子,腰带扎在肚脐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