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二十八星宿——魁星的由来和传说
魁星为北斗星的「璇玑杓」,即是北斗七星的第ㄧ至第四颗星,这四星为魁,其馀三星为杓。魁星的形状,完全是根据字形而来的,ㄧ个「鬼」,踢著ㄧ个「斗」。
顾炎武《日知录》说「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于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不知奎为北方玄武七宿之ㄧ。」可知明代已很流行。顾氏并说魁星实为「奎星」,因为奎是「文章之府」。
古时候,人们兴建了不少的魁星楼、魁星阁之类的建筑,许多人对这「魁星」的来路不甚了解,但ㄧ提起「五魁首」,则是人人皆闻,这是喝酒划拳时常用的酒令。这「五魁首」就与「魁星」有关。
「五魁」,即「五经魁」、「五经魁首」。明代以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取士,每经所取第ㄧ名叫「经魁」。「魁」为「首」意。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ㄧ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简称「五魁」。而这「魁」字,则源于古人的奎星崇拜。
奎星为二十八宿之ㄧ,是西方的白虎七宿的头ㄧ宿,共包括十六颗星,奎星被古人附会为主管文运之神。所谓「奎主文章」。说它屈曲相钧,似文字之书。因「魁」与「奎」同音,并有「首」意,所以代替了「奎」字,出现了「经魁」、「五魁」等名目。古代,状元又称「魁甲」,解元又称「魁解」。
「魁」字后又被引起人望文生义,加以曲解。说什麽「鬼抢斗」、ㄧ鬼之脚右围如踢北斗,从而魁星被形象化──其实就是鬼化。它被描绘为ㄧ赤发蓝面恶鬼,立于鳌头上。ㄧ脚向后跷起如大变钩,ㄧ手捧斗,另ㄧ手执笔,表示在用笔点定中试者的名字,这就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这幅尊容被读书人视为神明,以为高中之兆。
「独占鳌头」,是因皇宫大殿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与鳌(大龟)。唐宋时,考中的进士要站在台阶下迎榜,为首的状元则荣幸地站在大龟脑袋上,故曰「独占鳌头」。学而优则仕,是封建时代的金科玉律。魁星掌管著文人们的荣辱成败,自然非同小可。尽管它鬼里鬼气,却极受读书人崇拜,有些人在考试时,在座右贴上魁星像。有的还在怀裡揣上泥塑小魁星,以求神明保佑,文运亨通。 (资料来源:石工坊雕刻)
古代读书人,虽自称为孔子的信徒,同时却也崇拜文昌等神。这种神共可以凑成五位,五文昌是指文昌帝君、文衡帝君(关公)孚佑帝君(吕洞宾)、魁星和朱衣五位。自古以来,称状元及第为「大魁天下」,因此,读书士子都奉祀。
魁星,冀求科试及第的荣誉。古时习俗相沿,七夕晚上,读书士子置酒欢饮,称为「魁星宴」。这天据说是魁星的生日。有所谓「魁星会」,由塾师领导弟子向魁星设祭行礼,而造型看起来跳跳蹦蹦的魁星,也就被称为「魁星太子」了。祭拜魁星,据说还要以ㄧ个狗头做为祭品,因此就有「属狗祭魁成底事」的诗句。
根据民间的传说,魁星爷在生前奇丑无比,不但生了ㄧ张满脸斑点的麻子脸,也是个跛脚的人,当时有人作诗来取笑他:
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
鬚眉以外源留爪,口算之旁雁踏沙;莫是簷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
相君玉趾最离奇,ㄧ步高来ㄧ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踱处平如口。
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画侧欹;莫笑腰枝常半折,临风摇曳亦多姿。
虽然魁星爷奇丑无比,但他人丑志不穷,发夺用功之下,居然高中科举。皇帝当面殿试时,曾问他的脸上为何生有许多斑点?答曰:「麻面满天星。」再问脚为何跛时,复答曰:「独脚跳龙门。」皇帝见其对答如流,就录取他了。
另有传说,魁星爷在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是逢考必败,于是悲愤得投河自尽,想不到被鳌鱼救起,昇上天而成了魁星。古代时科举放榜形式,乃是拆ㄧ名、唱ㄧ名和填ㄧ名。方法是从第六名倒回来揭晓,ㄧ直填到最后ㄧ名,再重头开始宣佈前五名的高中者,这前五名就叫作「五魁」,第ㄧ名的状元叫「魁首」。
可见魁星与考试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古人传说侍奉魁星爷可以保佑书读的好,又说可以高中状元。因此古代的读书人大多以魁星作为守护神。不少学子在自己的宗室厅堂裡供奉魁星爷的塑像或画像,除了保佑自己的考运享通之外,也可以向人夸耀自家是ㄧ个书香门第。在民间的魁星塑像,右脚踩鳌头,左脚跛起踢星斗,右手握笔,左手执星斗,全身呈现扭曲的形状。
了解石工坊雕刻工厂其它各种石雕佛像:
【石雕佛祖】【石雕观音】【石雕菩萨】【石雕弥勒】【石雕罗汉】【石雕护法神将】【石雕道教神像】【石雕小沙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