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石雕鲤鱼雕塑
█石雕鱼类相关栏目>> ●返回首页 ●返回石雕鱼类 ●雕刻加工现场 ●石雕设计图库 ●园林景观知识
█园林景观相关知识阅读:双鲤鱼的典故
"鲤鱼传书"是我国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典故。相传商末姜子牙垂钓渭水,获鲤鱼,剖之,见一书信,预言他将受封于齐地。后果真应验。“鲤鱼”因此成为书信的代称。
《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
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裡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于诗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饪”,而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罢了。
据闻一多考证:“ 双鲤鱼,藏书之函也。其物以两木板为之,一底一盖,刻线三道,凿方孔一,线所通绳,孔所以受封泥……此或刻为鱼形,一孔当鱼目,一底一盖,分之则为二鱼,故曰双鲤鱼也。”
书信的典故
雁足寸心:古代传说鸿雁能传书,这个典故出自《 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其实这是汉朝外交官编的一个故事,是匈奴内部人走漏了苏武在北海边牧羊的消息,为了保护线人,汉朝编了这个故事向匈奴交涉。所以,后来用鸿雁代称书信。
双鲤尺素: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 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有“双鱼”、“双鲤”、“鱼书”等。而且古代人还常常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
青鸟传书:故事讲的是汉武帝时,有青鸟飞集殿前,东方朔曰:“此西王母欲来。”有顷,王母至,青鸟夹侍其旁,后人因此以青鸟喻使者。
误托洪乔: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有一个叫殷洪乔的人,去豫章上任时,很多人都求他捎信,可这个人不讲信誉,当走到一条河边时,将所有的信都丢到了河中,口中念念有词:“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
古以来,人们对鱼寄託了丰富的内涵:鱼,是“鲜活”的象徵,多吃鱼“聪明灵活”。鱼与“馀”同音,“吉庆有馀”“年年有馀”可写成“吉庆有鱼”,“年年有鱼”,都有喜庆富裕、祝愿美好的意思。鱼,乃美味佳餚,“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鱼者,信物也,古时绢帛写书信装在鱼腹中传递,谓之:“鱼传尺素”。古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然而,鱼,更深厚的意义在于,鱼跳龙门、鲤鱼翻身、龙腾鱼跃等等赋予了鱼积极向上、迎难进取、奋力拼搏、不屈不饶最美好的生命和象徵。
书信,它是联繫两地的纽带。古往今来,多少游子,在外闯荡江湖,书剑飘零,身不由己,他们对家人友人爱人传报平安和感情,只能通过书信的方式。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家书,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尺牍鱼书,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鸿雁传书,有诀别之时,血泪斑斑的别书,有义胆侠肝,情谊融融的友书,有缠绵非恻,海誓山盟的情书……
如今我们已不再有等待书信的渴望,不再有写信的激情,书信己被电话和e-mail所替代。书信不可避免地将成为昨日黄花,还有多少人问津三尺素笺?那散发著浓浓的亲切气息,蕴藏著患漫千年曆史的书信时代真的终结了吗?我不知道书信的终结还能盼望著什麽。
█了解惠安石工坊雕刻工厂其它石雕动物雕塑>>:
【石雕猛兽】【石雕小动物】【石雕鸟类】【石雕鱼类】【卡通石雕】【生肖石雕】【十二星座】
|